“三强三优”专项活动是山东司法系统对党和人民关于司法公正更高要求的实践响应,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为全省法院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强理念、强主业、强管理,意味着我们必须坚守司法公正,紧抓责任落实,全面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深耕细作审判执行这一核心职责;优品牌、优服务、优质效,则要求我们强化政治、法治、司法责任,以实际行动和创新思维回应人民需求,解答时代课题。
树牢司法理念引领品牌建设。司法理念现代化是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司法理念的创新承载着新时代司法的价值追求、职责使命、发展方向,是品牌建设的根基和支撑。司法能力的培育提升,司法权力的规范运行,司法品牌的创建创新,都必须以正确的司法理念为先导。一要以思想建设凝聚品牌精神。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实从政治看、从法治上办,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抓实县委党校法院分校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载体活动,
出亮点、出特色,上层次、上水平,提升工作“软实力”。二要以政治建设丰富品牌内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增强“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真学真信中夯实信仰之基。持续抓支部强堡垒、抓阵地强服务、抓党员强示范,深入推行党建业务贯通考核,切实将党建抓实、队建抓牢、服务抓优。深化“向阳红·博法先”党建品牌建设,聚焦
发展所需、民心所向,让司法公信更加可知可感。三要以能力建设夯实品牌基础。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加强干警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以建设“学习型法院”为目标,依托“博法大讲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注重在攻坚克难、岗位练兵中锻造精兵强将,着眼解决执行难题,深化“滨锋52·博法雷霆”执行品牌建设,用活用好失信警示教育基地,一体推进警示教育、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教育引导当事人严守诚信底线。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大局发展。审判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要始终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把依法履职和服务大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要着力护航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司法新作为,护航“中国厨都”“有色金属之乡”高质量发展。坚持对各类经营主体平等保护,审慎认定合同无效,依法惩戒失信行为,维护交易安全,维护统一市场竞争秩序,促进要素资源有序流通。二要深入践行为民宗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和期待,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紧盯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育、消费、住房、医疗等问题,查明事实、依法裁判,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聚焦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用好诉前宣讲、判后回访措施,办好群众身边“小案”,打造有力度有温度的“枫桥式”人民法庭。三要不断增强司法供给。深入推进“千乘枫桥”多元解纷品牌建设,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打造“保调立审执”一体化流程衔接机制。加强诉讼高发案件分析研判,向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发出司法建议,柔性引导堵漏洞补短板,促进突出问题有效治理。升级“布谷新生”破产品牌,深化执破融合,助推企业重生。
优化管理体系夯实发展之基。科学、高效的法院管理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法院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唯有在深入把握司法规律的基础上,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才能不断提高法院管理水平,才能向管理要质效、以管理促发展、靠管理提形象。一要加强宏观管理。树立全员、全面、全时“大管理”观,用好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发挥其“体检表”功能管住“案”。对于哪些数据处在合理区间,哪些数据脱离合理区间、要做定量定性分析、全面查找原因,提出措施,优化质效。二要紧抓微观调控。坚持抓核心指标,紧盯短板弱项,直击薄弱环节,善于将宏观管理分析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对每一起案件的质效考核,真正将管理考核落地落细。严格落实院庭长监督管理“阅核制”,发挥合议庭、专法会、审委会审核把关功能,切实提高案件质量。三要抓实过程管控。要狠抓案件流程管理,抓实立案、调解、保全、鉴定、庭审、结案、归档各节点,夯实责任,保证质量、效率。要狠抓行政事务过程管理,对用车、考勤、出差、节能、卫生等全面全过程监督,过好“紧日子”,优化机关运维保障。要强化过程党建,严格落实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警示教育、作风建设、审务督查等工作要求,突出严紧细实硬,抓早抓小抓苗头,锻造忠诚干警担当法院铁军。
(博兴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海永)